(经济观察)解读2025年山东经济发展“加减法”
时间:2025-01-21 12:58:49来源:中国新闻网

中新网济南1月21日电(李明芮 王采怡)基础设施加快提升,数字经济撑起“半壁江山”,粮食总产量再创新高,能耗强度、碳排放强度持续下降,入企检查频次不断压减……2025年,山东擘画了一系列针对社会痛点的“加减法”,为经济社会全面发展指明了方向。  民营经济“加”扶持,营商环境“减”束缚

山东是民营经济大省,民营经济也是山东发展不可替代的硬核力量。该省正不断对民营经济“加码”扶持,与此同时,营商环境也正“减去”层层束缚,为企业发展松绑。

长期以来,山东作为东部沿海经济大省,一直把民营经济作为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。2024年山东着力增强民营经济发展活力,实施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行动,民间投资增长7.6%,民营资本首次进入核电等领域。

优质的营商环境如同滋养民营经济发展的沃土。山东持续优化营商环境,为民营企业发展提供了更加广阔的空间和更加优质的服务。

2024年山东聚力深化“高效办成一件事”,出台“营商环境创新提升59条”,扎实推进21项“一件事”落地实施。创新应用“鲁通码”,政务服务事项网上可办率90%以上,便民热线等19项典型经验在全国推广,还率先出台规范涉企执法行为若干措施,重点领域入企检查频次压减45%。

依托上述政策基础,山东部署2025年民营经济发展工作紧扣“深化民营经济发展支持机制改革”和“深化营商环境改革”。新的一年里,关于民营经济发展的各项新举措、新提法跃然纸上。在“深化民营经济发展支持机制改革”方面,2025年,山东将健全民间投资常态化推介机制,吸引更多民间资本进入新能源、新基建等领域,并抓好政企常态化沟通交流,实现规上企业联系服务全覆盖。

在“深化营商环境改革”方面,山东将升级“爱山东”“鲁惠通”平台,推动政策直达快享、免申即享。山东还将建设“鲁执法”平台,开展规范涉企执法专项行动,落实“五个严禁”“八个不得”,集中整治乱罚款、乱检查、乱查封。  消费活力“加”热度,基础设施“减”烦恼

随着民众生活水平的提升,近年来,新的消费需求不断涌现,消费市场正经历着快速变革。在此背景下,山东顺应时代潮流,在培育壮大新型消费方面持续发力,并稳步推进基础设施建设,减轻民众出行烦恼。

山东是人口大省,为激发居民消费活力,2024年山东认真落实国家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,汽车更新申请76.3万辆,带动汽车销售超千亿元(人民币,下同)。推进“消费促进年”,实施“好品山东商行天下”系列活动,省市联办促消费活动600余场。

新的一年,山东将着力实施提振消费行动,优化以旧换新消费补贴流程,完善配套服务,做大新能源汽车、智能家电、数码产品、家装家居等消费规模,培育壮大首发经济、银发经济、健康服务,提升数智、绿色等融合消费水平。

资料图:2024年7月18日,在山东菏泽东站,民众正在拍摄从该站始发前往郑州方向的复兴号列车组。当天,日照至兰考高铁庄寨至兰考南段正式开通运营,标志着日兰高铁实现全线通车。沙见龙 摄

山东将创新推出特色旅游专列,激活“文旅+交通”消费新业态。2024年,日兰高铁全线贯通,潍烟高铁开通运营,济青高铁加快“公交化”运行,山东高铁通车里程突破3000公里、全国第一。临淄至临沂、济菏高速改扩建等8个项目建成,高速公路通车里程突破8700公里。济南机场二期东飞行区建成,烟台机场二期转场运营。今年,山东将围绕统筹推进高铁、货运铁路、公路、机场、内河航道、港口等交通设施互联互通、织密成网,绘制好2025年、“十五五”时期、到2035年及中长期“三张图”。  齐鲁粮仓“加”产量,发展阻碍“减”存量

作为粮食大省,山东高水平打造“齐鲁粮仓”,农业发展成绩斐然。2024年山东农林牧渔业总产值达到1.28万亿元,居全国首位。耕地面积连续四年净增加,高标准农田达7759万亩。粮食总产1142亿斤,再创历史新高。

山东各类特色农产品更是纷纷“出圈”,大放异彩。“鲁中山区桃”入选国家农业优势特色产业集群,峄城石榴、潍县萝卜、东阿黑毛驴、高青黑牛、微山湖四鼻鲤鱼等,凭借自身优势入选国家农业品牌精品。山东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数量突破1.1万家,粮油、果蔬、肉类、水产品加工能力均位居全国之首,农产品出口更是连续26年领跑全国。

资料图:2024年3月13日,在山东省枣庄市峄城区吴林街道小转湾村,农民驾驶农机在田间覆膜播种土豆(无人机照片)。孙慧 摄

在此基础上,2025年,山东将持续“加码”,健全粮食主产区奖补激励制度,粮食总产量稳定在1100亿斤以上,支持日照蓝莓、莒南花生、青州花卉、高唐锦鲤、黄河口大闸蟹、沂源红苹果、山亭火樱桃等一批“土特产”延长链条、提升品质。

借农文旅融合的“东风”,山东还将大力推动乡村旅游转型升级,创新打造一系列新场景、新业态,不断健全农村物流体系,促进电商与快递协同发展;完善针对田秀才、土专家、乡创客等群体的激励机制,引导合伙人、领头雁等更好地带动乡亲增收致富;强化农村集体“三资”管理,进一步提高农民与集体的收入水平。  清洁能源“加”比重,污染排放“减”强度

2024年,山东在能耗与碳排放控制方面成绩显著,提前完成“十四五”主要污染物减排任务,PM2.5浓度改善5.18%,优良天数增加22天,国控地表水优良率优于国家目标,近岸海域水体优良率全国前三,获批国家能源绿色低碳转型示范区,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达1.15亿千瓦,占比历史性超过煤电。

2025年,山东将在加快全面绿色低碳转型上下功夫,求实效,突出抓好清洁能源体系建设,将开工招远一期、石岛湾核电2号机组项目,争取获批海阳三期、莱阳一期等核电项目;开工半岛北等海上风电项目,力争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装机新增2000万千瓦。

在绿色低碳产业发展方面,山东将深化节能降碳行动,初步建成国家碳计量中心,建设绿电产业园、零碳园区。开展威海碳纤维、枣庄欣旺达等“源网荷储”一体化试点30个左右,加快烟台丁字湾新型能源创新区发展,促进绿电绿证市场化交易。山东在蓝天、碧水、净土三方面一齐打响“保卫战”,抓实重点行业、企业环保绩效提级,基本完成国三及以下非营运柴油货车淘汰;打造20条生态清洁小流域,新增幸福河湖600公里以上;建设“无废城市”,加强固废综合治理。在黄河大保护方面,山东还将推进黄河山东段安澜提升工程,打造沿黄生态廊道,建设好黄河口国家公园,实施环泰山区域国土绿化示范项目。

山东2025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是:地区生产总值同比增长5%以上,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同比增长3%,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同步,城镇调查失业率5.5%左右,城镇新增就业110万人以上,居民消费价格保持合理水平,全面完成节能减排降碳和环境质量改善约束性指标。(完)

标签:

最新
  • (经济观察)解读2025年山东经济发展“加减法”

    中新网济南1月21日电(李明芮 王采怡)基础设施加快提升,数字经济撑

  • 海缆+陆缆“接力跑” 我国首个百万千瓦级海上光伏项目并网

    记者今天(13日)从国家能源集团获悉,我国首个百万千瓦级海上光伏项

  • 扬廉洁家风 养正气清风——成都成华区昭觉社区举办廉洁主题活动

    为提升社区居民的廉洁意识,倡导清正廉洁的社会风尚,构建干净、公

  • 健康中国|水果到底能不能加热吃?专家解答

    央广网北京11月8日消息(记者 郑洁怡)进入冬季,很多人都受不了吃冷

  • 钟南山:从关注疾病的治疗到预防 这是非常大的观念转变

    中新网广州10月26日电 (记者 蔡敏婕)过去几十年,我和我的同仁们

  • 黄浦区举办敬老月主题活动 展都市颐养生活集市

    九九重阳享银龄 五边颐养在黄浦2024年黄浦区敬老月主题活动暨久久

  • “调高”“惠低”,减税效果明显!能给百姓省多少钱?算笔账→_天天头条

    国家税务总局10月15日发布的2023年度个税汇算清缴数据显示,我国取

  • 统计显2022年欧盟人均浪费逾132公斤粮食|要闻

    中新社布鲁塞尔9月27日电 (记者 德永健)在9月29日国际粮食损失和

  • 非遗漆扇课,点亮大中小学思政新篇章 消息

    将漆滴入水中,以点、甩、弹、划等手法在水面勾勒出精美的图案,再

  • 为冰川河流“诊脉体检” 天天信息

    为冰川河流诊脉体检——2024年江源综合科学考察队考察纪实海拔4000

  • 精选!幼儿园暑期班开设“硬核体能课” 小手磨出老茧,孩子很开心,家长更开心

    今年暑假班,常州市五星幼儿园将多项硬核体能课程加入其中,老师们

  • 湖南平江县洪灾已致36万余人受灾

    中新社平江7月2日电湖南平江县遭遇的洪灾已导致364582人受灾。洪水

  • 看热讯:公募四季度建议“攻守兼备” 顺周期板块受青睐

    近期,多家公募基金公司开始陆续发布四季度策略报告。公募普遍认为

  • 3人遇难!山西省安委办对呼北高速“9·23”较大道路交通事故查处挂牌督办

    9月26日,山西省安全生产委员会办公室发布较大事故查处挂牌督办通知

  • 重庆初二女生接种二四九价HPV疫苗 政府按最高600元/人标准给与补助

    中国网财经9月18日讯 秋季开学以来,重庆江北、沙坪坝、城口、永川

  • 营销分析系统(关于营销分析系统简述)

    ,你们好,今天0471房产来聊聊一篇销分析系统,销分析系统简述的文章,

  • 旅游
    • ​启德邮轮码头︱海洋光谱号今早泊岸,杨润雄到场视察,旅客赞安排好!

    • 中国发布丨公安部再部署推进夏季治安打击整治行动 紧盯三类目标排查风险隐患

    • 《影响中国菜的那些人 陈汉宗》新书发布会在深圳举行

    • 消防安全 携手“童”行