婆婆不止一次、毫不客气地指着我,跟来人介绍,“你看她像个老太婆。又黄又瘦,皮包着骨头,比我都难看吧。”
说得对方脸上都讪讪的,尴尬着去打圆场。
(资料图片仅供参考)
即使内心里有一丝不快,我也不去争辩。笑笑了事。不是出于隐忍,而是我明白,她并非有意苛刻,只是她的语言从来就是如此的裸白和尖利。她的提醒仅仅是出于关爱——是希望我多吃点。
路遥知马力。我们相处七年,我知道,本质上,她是善良、直率、豁达的。现在,我习惯将她的言行放到七年的长河里去品味,从善意的角度去诠释。从她思维的局限性去理解。
有朋友跟我倾诉,说,婆婆对她一点都不好,从没帮她带过孩子,也没帮过她什么忙。她明白他们的小心思,想起来就恨……
也有朋友很无奈地跟我说,你写点东西,谈谈怎样处理婆媳矛盾吧。我老婆和我妈现在的关系——,唉,有孩子前还好,有了孩子就更那个了……
其实,对于婆媳矛盾的处理技巧,我没有发言权。
婆媳矛盾,自古难缠。它是两种血缘,两个时代,两种思想,两个阶层……的碰撞和融合。
一度,私心里,我对婆婆比较有成见。
曾经,我对她言语里的苛刻和粗俗深恶痛绝;对她热衷沉迷的麻将大放厥词;对她照顾、教育孩子的方法颇为愤慨;对她的生活方式颇多鄙夷,甚至将家境的贫寒归咎于他们的无能,将自己产后身体的一直虚弱归咎于从怀孕到坐月子他们对我的亏欠,归咎于他们从未舍得给我吃过一片鸡肉……(写到这里,对自己这样过分的念头深感不安和愧疚)事到如今,再想以往的自己,只觉出自己的浅薄和鄙俗。
我也有过自我排解,但抱怨、愤懑往往占了上风。
天长日久,经过心灵的挣扎。我渐至明白,所有的痛苦都缘于偏执的依赖。依赖,容易变成自我伤害。你耽搁于愤懑和抱怨,你能快乐么?你的生活会因此改变么?
为什么你非要用自己的喜好去左右、评价他人的喜好?为什么你非要用自己的思想去奴役他人的思想?你自己的身体为什么非依赖别人去照顾去疼惜?作为一个成年人,你有双手,你有文化,你有青春,你有岁月,你为什么要将自己生活的好坏交于别人去操控、等待别人去改变?……
有一番作为的人,哪个的成功不是缘于自我的奋斗?!你一味依赖,只证明你无能,你孱弱。
自己的生活还是要靠自己去把控。
处理婆媳矛盾,我还有另一个建议——拿亲人当陌生人待。
对陌生人些微的帮助,我们往往感恩戴德;但对于对父母亲友的付出,我们往往觉得理所当然,甚至觉得远远不够。在这一点上,我们的心,是贪婪的,是有失公允的。
现在,我习惯跳出媳妇的身份,以陌生人的角度,去审视她,去认识她,去理解她。方觉出她半生的艰辛和不易,方觉出她的可敬和可怜。
因为理解,所以慈悲。也许就是这个意味。
打公公去世后,我才明白,父母健在,是对儿女幸福最大的成全。有他们,家是完整的;有他们,我们再大,都是父母的孩子;有他们,家多了一分热闹;有他们,我们的人生,多了一份参考;有他们,我们的情感,多了一种寄托......
我善待我的公婆,也希望我的父母能得到他们儿媳的善待。
标签: